初学草书,一味临摹《十七帖》、《书谱》,或者怀素《小草千字文》,并不能真正提升,这些法帖多源自晋唐,要么真迹失传,仅有拓本传世,字迹漫漶,缺乏细节和古人风韵。
图片
要么笔法高深,内层变化丰富,而外层血肉光滑、流美,无法全部参透,仅得皮毛,正因如此,我们学习草书,不能一味师古,而要学会选择,完美过渡。
实际上,元代就有一幅“标准法帖”,非常适合初学者,此作就是边武的《草书千字文》,边武名气偏低,不夸张的说,现代知其名号的人,不到一成。
图片
他的史册记载也稀少,仅知字伯京,燕京人,生于元末明初,乃是康里巎巎的徒弟,继承师父笔法,以及正统笔法技艺,最善草书,地位比肩鲜于枢、康里巎巎,且水平大有超越之象。
图片
上述2位皆胜,赵孟頫自然也是无法企及,毕竟他曾自认,水平不敌鲜于枢,而边武的草书盖过他,由此可见,其功力之精悍,明朝太子朱标,曾评价其字:“矫若惊龙,翩如飞凤,子昂、伯机逊之。”
图片
边武的草书矫健潇洒、遒逸畅达,法度和妙趣兼具,而且相比晋唐法帖,其字笔路更加清晰、直观,没有过多的故弄玄虚,易于参透和掌握,正如这幅《草书千字文》,乃是罕见真迹。
图片
卷内字体清晰、完整,无一处缺损,墨色润丽,细节鲜明,可掌握最标准、最完备的笔法,单字约为5厘米,体势宽阔、明媚,更易观察内部细节,况且洋洋洒洒1000多字,囊括大部分的常用字,利于系统掌握古法。
图片
至于边武的技艺,此帖风韵与晋唐作品,极其相似,多用中锋运笔,结合腕力,时而绞转、衄挫,丰富线条的质感、肌理,使其筋骨沉着,力透纸背,而绞转变化,则是为了凸显灵活动势。
图片
由此实现刚柔尽备、雄秀兼具,时而迟涩的笔画,以及飞逸的姿态,也能营造出或古朴,或潇洒的气象,当然回归根本,其字延续晋唐的儒和中庸,没有一味的追求狂纵之风,令人回味无穷。
图片
总的来说,这幅《草书千字文》乃是草书界的一匹黑马,字字都是“标准教科书”,可学习草书笔法正脉,纠正错误写法,预防“鬼画符”之病,同时易于参透和上手临摹,比学张旭、怀素更靠谱
图片
而今,我们对边武《草书千字文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推出便携经折装,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,与原作毫无二致,见此品如见原作,市面独此一家,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。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